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成人改名>文章内容

姓名学:何为名?

来源:成人改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姓名学:何为名?

    和“姓”与“氏”一样,  “名”与“字”原本也是不同的意思,是某个时期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了不同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后来才开始混用了。


    关于“名”,“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是《说文解字》的说明,笔者解释成“名是代表自己的命,有口,有夕,夕是因为夜间看不到面,所以用口称名”。也就是说《说文解字》点出了“名”的特点:
    1.名代表了一个人的命
    2.名要用口称呼
    利用这两个名的特点,可以回想一下有谁会需要“名”呢?自己当然不需要,名是给别人称呼的,但谁是第一个称呼我们的“名”呢?大家可以很快的想到是“父母”。
    也就是说,“名”一开始是父母为了称呼方便给我们取的,这也就是《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的由来,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至于为什么是三个月?原因不难想像,当时的纺织技术不高,衣物不够保暖,加以卫生条件不佳,所以小孩夭折的机会很高,因此为了避免小孩取了名字天折,就要等三个月看能存活的,才取名字。
    在中国第一个在姓之外有名且被记录下来的是黄帝。据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因生于姬水旁,所以改姓姬,名轩辕。至于他为什么名叫轩辕,目前还不知道;至于在黄帝同期发生火拼争帝的炎,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他的名,至于他的名字是否叫炎,目前也无从得知。
    到了夏朝,有一则传说故事“少康中兴”。第三代夏王太康被有穹氏(今山东西部)后羿所伐,后来后羿又被宠臣寒浞发动政变所伐,而太康抑郁而终,弟仲康继位成第四代夏王,寒浞持续对太康一家穷追猛打,仲康逃难时死,儿子相(第五代夏王)也被杀死。相的妻子是有仍国(山东济南)诸侯的女儿后缗氏怀有身孕,逃回有仍国,生下了少康(第六代夏王)。
少康长大后当上负责管理畜牧的牧正,寒浞知道后仍不肯放过少康,后来逃难至有虞国(今河南省有虞县),后来担任有虞国掌厨的庖正,国君虞思把女儿“二桃”嫁给了少康,并协助少康厚植势力,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又得有虞    国诸侯伯思相助,少康发起义师,联络夏朝遗臣伯靡,直攻有穹国都穹石夺回夏朝的政权。
   赵诚《读殷虚书契考释三种》:罗氏(振玉)断定《史记?殷本纪》之“天乙”实是卜辞“大乙”之讹,并确认大乙即成汤。进而考订殷帝王名谧之见于辞者十有七,曰: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小甲、大戊、中丁、且(祖)乙、且(祖);辛、且(祖)丁、小辛、小乙、武丁、且(祖)庚、且(祖)甲、武乙、文丁。另又指出卜辞之示壬、示癸即《史记》之主壬、主癸。到了《殷考》,罗氏又增补了五位:一是大丁后增加了卜丙,二是中丁后增加了萄壬,三是南庚后增加了羊甲,四是羊甲后增加了般庚,五是且(祖)甲后增加了康丁。卜丙即外丙,为太丁之弟;卜壬即外壬,为仲丁之弟;般庚即盘庚,为阳甲之弟;康丁即庚丁,为祖甲之子,所增均是。但所增之羊甲,实当是羌甲,罗氏误释羌为羊,并误以羊甲“《史记》之阳甲”则非是。这一错误,后来又被王国维所接受,直到郭沫若才得以纠正。但总起来看,罗氏这方面的研究,为商王世系的最后论定指明了方向。
不过,从史记以及所发现的甲骨文中来看,商朝的国君的祭名是以其出生日之天干来命名。如:商汤(姓子名履,祭名是大乙,是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哀王(姓子名胜,祭名是卜丙或外丙,商朝第二位国君),一直到纣王(姓子名受,祭名帝辛,商朝最后一个国君)都还维持以其出生日之天干来命名的习惯。
到了周朝,周朝的始祖姓姬名弃,是帝营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但他又为什叫弃呢?相传周的始祖名弃,其母名姜源,一日到郊外踏青,忽见一具大脚印,踩之,不久即孕而生弃。传说姜源不喜爱此子,将之弃于巷内,走兽绕而避之,欲将之置于森林,因无机会而作罢,将之置于冰上,有大鸟以翼护之。其母乃知其子不凡,拾回育之,这就是姬弃名字的由来。不过要被人丢掉才知道其价值,这也只能出现在传说故事了。
《左传?春秋鲁桓公六年》:“公问名于申蠕,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名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百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足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意思是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命名规则(五类),和六条不可以的命名规则(六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君王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霸王意义的字眼也同样禁止,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此外,也必须避帝王的名字。例如:秦始皇姓赢名政,政同正,因为是正月生的所以取名“正”,但为了避掉“正”的音,所以就将正月改成“征月”,这也就是现在仍有人将“正月”念成“征月”的由来。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