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系不同
由字的原因来看,“姓”的本意是从人所生,在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在父系社会,“姓”则随父亲;但“氏”字的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一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所以“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2.出现的目的不同
由产生的原因来看,《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用来知道祖先是谁;氏则是用官阶、封地、字号以分辨后代是那一支流,也就是说,姓是查祖先,氏是看后代的。
3.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
由出现的时间点来看,“姓”起源较早,姓是同一个家族后代的共同称号,但随著子孙繁衍增多,这些家族往往会因为其他原因分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所以“氏”的出现在后。
4.稳定程度
以稳定性来看,“姓”出现后,世代相传较为稳定,通常不会更改;“氏”则随著封邑、官职的改变而变化,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