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字的古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泰国刻石《诅楚文》中姓宇为“女”字和“生”宇的组合字,这一组字形最后在《说文解宇》中被许慎定形,成为现在看到的会意字“姓”。从“姓”宇的构造来看,它是个会意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作“姓,人所生也,从女所生”,可以解释成“由同一女性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
这些由若干族所组成的原始部落,各族虽彼此独立存但之间又有著密切的婚姻联系,考古学家认为大约相当旧石器时代晚期,随著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和演变,当时的人渐渐发现血亲所产生的后代不易生存的事实。部落内各以血统为主的氏族为了便于通婚与鉴别不同氏族的子孙后代,必须有一个能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符号。
我们现在是父系社会,所以目前的“姓”是从父,但从目前现存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母系社会来看,女性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既从事生产活动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伴侣生活。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的小孩由母亲抚养也从母姓,因此,就可以利用母亲作为辨别血缘的依据,所以许慎在确定“姓”字是“女生姓”或“人生姓”时是考量当时的时空背景。
像中国姓氏中就有很多形旁从“女”的姓,从最早的神农姓姜,黄帝姓姬,少昊后人姓赢,舜帝后裔姓姚、蜗,祝融后人姓妊等,另外:如、妁、改、妙、妊、妞、姒、姑、姗、姓、委、妄、始、娥、妓、娩、蜞、姻、娄等姓氏都是以“女”为形旁。在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确定为姓的铭文不到三十个,而且大多数发现的“姓”都是从女旁的形声字,这表示那时的“姓”是与女性分不开,透露出至少在周朝以前有部分社会是母系氏族的讯息。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