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宝宝起名>文章内容

传统习俗起名法:以排行取名

来源:宝宝起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传统习俗起名法:以排行取名

 

以排行取名,是根据年龄的长幼依次排序取名,且取名时用同一字或同一偏旁的字表示行辈。以排行取名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用能代称排行或数字的字排行取名。

这种排行取名的方法一般用于兄弟之间的确良取名,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用伯、仲、叔、季字排行取名。古代表示兄弟排行的字自大到小其秩序是非曲直:伯(孟)、仲、叔、季、即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如孔子父亲叔梁纥,有九女一子,但尚党不满意,相传他和妻子又到曲阜东边的东尼山求天神而得孔子,因男孩中孔子排行第二,便给他取名仲尼。

再如周代第一个国王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他有两个哥哥,即泰伯和仲雍,他们因成全三第季历继承王位,结伴南逃荆蛮,后分别成为吴人和楚人的鼻祖。

又如当代著名语言学大师吕叔湘,他曾写过一段文字,对自己的名字或因作过介绍。吕氏原名钟湘(家谱属“钟”字辈),上学后,他舍去“钟”字,单用“湘”名,曰“吕湘”,工作之后,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在“吕湘”之间加进一个“叔”字,便成为现在的名字。

在我国历史上,以伯(孟)、仲、叔、季为排行取名字的人委实不少,类似的人名还有殷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春秋时期鲁国“三恒”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东汉文学家王逸字叔师,唐代诗人陈子昂字伯玉,北宋大将潘美字仲询,明代文学家高启字季迪等。

用数字排行取名。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取名颇受兄弟人数所限,如果兄弟超过4人,就不好排行了。由于唐代社会安定,人口增长较快,所以自唐代以后就逐渐开始盛行用数目字来取名了。

也有帝王将相用数字排行相称,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二郎,杨贵妃常常昵称唐玄宗李隆基为二郎。皇帝对大臣也以此法相称,如唐高祖李渊呼裴寂为裴三,唐德宗李适呼陆贽为陆九等。吴越时有个宰相,人称“沈念二相公”;南宋大将刘光世称刘三;韩世忠称韩五等。

下层百姓用数字排行相称的人名就更多了。如《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不少人就是光有排行而没有其他名字,如邓四六、徐六三(类似于数目字取名)等,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人微名卑,不见于经传史册而已。

我国壮族的家庭里也有用数字排行的风俗。儿子叫“特”,几个儿子的排行就在“特”之后加小名或序数,如大儿子叫“特大”,二儿子叫“特二”,三儿子叫“特三”,依此类推。姑娘叫“达”,按姐妹次序分别称“达大”、“达二”、“达三”等。

不论是上层名流、文人墨客还是贫苦百姓,这些以数字排行相称的名字在浩繁的诗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李白的《鲁郎东门送杜二甫》,杜二甫即杜甫,“二”为排行;王维的《赠祖三咏》,祖三咏,即祖咏,“三”为排行;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刘十九即刘轲,是白氏在江州的故友,“十九”为排行。

用“冠”、“亚”字排行取名。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行取名形式,如冠奇、亚军、亚男等,具体人名如陈冠辉、邓亚萍、李亚鹏、熊亚飞等。

 另外,“次”“大”“中”也可用于排行取名。如日本人取名常常称长子为“太郎”,次子为“三郎”、“次郎”、“次男”等;称长女为“大子”,次女为“中子”,三女为“三子”。这也是以排行取名。

第二,用固定的词语、词组排行取名。

这样的词语,词组或是一事物的名称,或是诗词文章中的一句话,或是一句常用语,或是一些习惯用词等。以下分别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孙中山先生在告诫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时说:“为了革命大业,应齐心协力,搞好团结。”戴季陶紧接着说:“我与介石,诵盘跟随先生多年,情如兄弟,全听先生教诲。我们三人共有4个儿子,不妨让他们正式结为兄弟吧。恳请先生给他们取名。”

于是,孙中山先生取“经天纬地,安邦定国”这句话中的“经”、“纬”、“安”、“定”四个字,并与“国”字相连为名。这样,四子按年龄排序,名字就分别是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了。

排行取名,一般用于有多个子女家庭的孩子取名。然而,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将成为新家庭的主流,因此排行取名这一习俗将随时代的发展逐渐失去它昔日的气势,但它在取名时还是具有很实用的参考价值的。

 

相关资讯链接:取名用庸俗的字起名:缺乏涵养  起名字不雅谐音: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推荐阅读:起名公司 起名字大全男孩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687.html  , 小孩起名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标签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