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是公司的灵魂,因此要善于发现有巨大影响力的某种现代的或传统的概念作为商品起名的切入点。一旦找到这一敏感点,应马上进行注册,迅速抢占市场的至高点。比如,“端午节”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名称,国人对此节名都已趋于麻木,根本没有想过其商业价值。殊不知,这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牵动了多少的人心与情感,这种情感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一股市场机遇,这种机遇如若抓住,它掀起的市场潮流将是何等的壮观。然而,这正宗的“中国货”却被韩国人抢去了,一家韩国人开的公司用“端午节”的名字在国际商标局注册了商标品牌。这一名字使他的一系列产品在整个亚洲掀起了销售的狂潮。
有很好的公司名称而没有好的商品名称,同样难以成为知名品牌,品牌的形成,除了产品的质量过硬外,起一个好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商品起名与公司起名具有共同的原理,因而商品的起名也可以借鉴公司命名的方法。
一般文字的选取有以下四个规则:一般来说,商品起名必须符合大众心理,同时又有新意、有创意。因此,商品起名主要须注意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适合商品特点
文字应尽可能与商品的特点和形状相吻合,可以明示,也可以暗喻。根据商品的特点,巧妙地建立起商标与商品的内在联系,可以使消费者一看到商品的名称就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商品性能和特征。例如,饮料中的“可口可乐”、“绿茶”;洗发水中的“飘柔”、“海飞丝”;汽车中的“奔驰”、“宝马”。总之,商品名应适合商品特点,应顺其自然,不能牵强附会,弄巧成拙。
2.保持商品语词的独立性
人们在提到某种商品时,常常不说商品的通名,而只呼叫商品,例如来包“康师傅”、“来瓶茅台(酒)”、“要一包黄山(烟)”等等。对引进的国外商品也是如此,例如“可口可乐”、“万宝路”等,似乎没有人说“可口可乐饮料”,“万宝路烟”。这说明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商品具有由专有名词向普通名词转化的可能,也可以说,词汇库既可以向商标库输出,又可以由商标库输入,比如国人说“娃哈哈”,就很容易想到饮料一样。在夏季口渴时,你想喝点饮料,走进商店,可以说:“来一瓶‘娃哈哈’之类。”营业员就知道你是想买饮料了。
3.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商品名称应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设计时要求其符合目标消费群的心理要求和风俗习惯,并能表达和反映消费者的向往、志趣和其他心理。不能含有消费者忌讳,反感或引起不快的文字。例如“美加净”商标适合人们对化妆的消费心理;“黑又亮”商标符合人们对鞋油的消费心理;而“Fang Fang”商标英译为“毒牙”,是不适合在英语系的国家销售的牙膏类产品。
给商品定位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需求,要客观分析潜在的消费者的心理的不同,其中有男女的差异,也有年龄的差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都有不同的消费习惯。
①性别差异
男性喜欢体现健康、活泼、力量的阳刚之气的商品名,如“健”牌、“劲霸”、“吉列”(激烈)、“天霸”、“奔驰、“威力”等,赋予男人独立、自信、冲动的品格。女士则偏多于表现女性温柔、浪漫气质与典雅、亲切的风格,如“舒尔美”、“美尔雅”、“梦而达”等。
②年龄差异
年轻人和儿童则喜欢轻松活泼,富有幻想的品牌,如。双星”、“霹雳”、“动感地带”,赋予孩子及年轻人活泼、富于幻想、健康茁壮等品质。老年人则喜欢带有吉祥安康意义的商标,如“祥瑞”、“康乐”、“天坛”、“寿星”等。
③其它方面的差异
包括所受文化教育、生长的环境、当地的风俗、经济状况等等,购物时也有不同的心理倾向。
因此,随着商品市场的日益扩大、经济交往的日渐频繁,商品面向的消费者越来越广泛,所以要求命名者根据商品的特点,对销售市场及销售对象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然后再进行创意和定位。
◆相关资讯链接:一个企业的诞生从她的名字开始 给你的企业起个好的名字吧! 起名字大全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