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名网搜集:
命名是门大学问,你可以用一段文字来叙述产品有多么好,你也可以用一句极富创意的话语,来浓缩产品的精华之处,但是,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同样有着一些微妙的个性特质和奥秘所在。
一、有创意不模仿
模仿是条“死胡同”!老夫子一直告诫我们“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当今在我国克隆成风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已达到疯狂极点的地步。诸如有了“可口可乐”,近日广东中山便出了一个“可得可乐”,包装除了一个“得”的差异,其它都是一模一样;“飘柔”变为“飘丝”、“青岛”变“青鸟”、“波蜜”仿成“渡蜜”……。在中国市场,大凡国外强势品牌,均成了一些想“钻空子”的企业模仿对象。在此建议中国企业,命名不要与人相似了,否则便会惹事生非。
二、英文缩写,弊多于利
对于英文缩写的命名方式,企业应该尽量不要运用英文缩写,因为仅有26个字母,全世界英文的命名数以万计。当今中国企业要尽量避免,千万别想着去校仿IBM、RCA、GE的命名方式,他们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象。既使有了英文缩写,还要准备着大量的广告费用,来耐心地告诉消费者“W”代表什么,或是“E”代表什么,这种沟通很复杂,也极易让人混淆不清。
三、好说、好念、不拗口
品牌名称悦耳、朗朗上口,顾客就很容易记住,“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诸如“乖乖”、“椰嗬”都是典型的范例。这些新潮、上口的命名,可以为企业省下大量的广告费用。
四、顾及产品线的将来与扩展
企业命名时,还要考虑一点,就是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管线”。假如企业将来做大了,想向另外的领域扩展,这个现今的名字是否还会适应呢?国内很多企业在这一规则上,做得不够到位,企业一旦扩展到新领域,消费者却为此不“买帐”,比如“娃哈哈”、“999”、“太阳神”等都在此方面吃了大亏。品牌命名,其实就像盖房子布电线一个道理,起先要是不把“管线”布好,将来房子成型了,你就只好布“明线”,不好看的同时,也造成资产受损。
五、全球性的视野
品牌最终要走出国门,命名就必须考虑国际性,就不能把眼光放在区域性方面,企业才会减少限制和不利因素。例如,加州标准石油、荷兰牛初乳等企业,命名不把区域化摆脱,必将会造成与时代格格不入。今天,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均开始千方百计摆脱区域性的色彩,品牌发展到一处,都会溶入到当地人的生活里,而不是一味抱着企业立足的根据地来定制品牌。否则,只能囿于画地为牢。
六、切莫自我标榜
往往我们的企业在命名中,都喜欢追求“大名”,比如“巨龙”、“巨人”、“霸王”等等,以致消费者对此都抱有十分反感的情绪。消费者不会因为你的自我吹嘘而“认同”,现在大家消费都理性了,起“大名”,无“大利”,消费者当然会离你而去。
七、口语化已成时尚
近年命名的趋势开始迈向口语化,比如“小心点儿”、“来一客”、“吃了再说”、“康师傅”等等为企业省下了大量的传播费用,这类名字与“四平八稳”的那些大品牌相比,让人眼前有一亮之感,在货架上也十分容易识别,而抢尽商机。
八、让人有正面的联想
品牌联想,是决定产品是否畅销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提到“老干妈”、“阿庆嫂”,便让人似乎看到一张慈祥的面孔,品牌极具亲和力。好的命名,大多常常是给人一种正面的联想,它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迅速抵达冲动或好感阶段,直至决定购买及认同的快速产生。
兔年婴儿起名 http://2011qm.sjzyxh.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