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是名字的物质外壳,名字发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名字的听觉形象,而且也关系到它能否让人读者来上口。企业和产品的取名也应该遵循顺耳响亮的原则。
一些企业的名字看起来醒目清爽,说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听之任之起来干脆利落、易懂易记,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世界名牌企业或产品的取名就是很好的例证。
如可口可乐品质牌位居世界十大驰名商标之首,这个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名牌,之所以能够历久不弥新,在全世界归儒皆知,除了可口的味道,稳定的质量和高强度的广告宣传外,他的品质牌设计也不容忽视。
要使品牌的名字顺耳响亮,一般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合乎语音学规则。
企业或产品的名字要做到顺耳响亮,首称就要求名字音律优美,柳杨顿挫。如果取名用字全属平声字,则读起来平板,听起来也无节奏感;如果全属去声字,念起来又颇费气力,听起来也单调。因此名字由平仄二声构成,则产生有节奏而又和谐的优美音律效果,悦耳动听。
如“京客隆”,名字的读音由平仄学三声构成,而且属字字音上杨、颇为响亮。这个名字无论字义还是字音,都是相当成功的。
第二,力求“少、短、响。”
在相同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使于书写和记忆,产品名称越短越好,越短越有优势,所以这就要求取出的名字要字数少、笔画少、字形结构合乎美学原则。海尔品牌的设计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海尔品牌在诞生的时候并不是像今天这样简洁醒目朗朗上口。起初,它叫“琴岛一利勃海尔”。后来觉得“琴岛一利勃海尔”这个名字太长,读起来不上口,也不便于记忆,便将它逐步简化,先由“琴岛一利勃海尔”变灰“利勃海尔”,再由“利勃海尔”变为“海尔”,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海尔”这一品牌。
“海尔(Haier)”品牌本身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不是汉语中一个现成的词,更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它简洁易 记,顺耳响亮。这也足以使它成为一个成功的商品品牌。
“少、短、响”是确定企业或产品名字成功的条件之一,诸如日本的三洋、日立、东芝、索尼、德国的奔驰(Benz)都是短名响亮的典范。在高科技领域闻名遐迩的方正、联想等企业,其名称也属于此类。
以上这些企业取得的成功说明,在企业取名中,注意在“响亮”方面貌一新多花些工夫,是非常值得的。
但在为企业的产品取名时,刻意追求顺耳响亮,朗朗上口的商名,最终却可能适得其反。如上海某企业为其新生产的名牌冷钦产品取名为“美国导弹”,可该产品一推到市场,就遭到了商店和顾客的“白眼”。
“美国导弹”饮品的失败再次证明,在为企业或产品取名时不可走极端,一味求大、求响亮,而应将顺耳响亮与经营者的经营实际结合起来,避免名不副实。
◆相关资讯链接:企业与公司命名的特点 公司名称到底对市场产生了多少影响呢?
◆推荐阅读:公司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CompanyName/ , 品牌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ProductNam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