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大多自觉自愿的,但也不排除被动的情况。汉语同音字较多,偶然地写了别字,又不好纠正,这样将错就错的名字也是有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改名就是如此。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候,他赴日留学,不小心在护照姓名栏里填入了年龄“十四”。护照是不能涂改的,于是他就将“十”字添笔改成“李”。但“李四”这名字不雅,他抬头一见“光被四表”的横匾,就在“四”字后加了一个“光”字。“四光”有“四方光明”的意思,算是个不错的名字。这种名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里总能找到一两个。不过,这种被动改名并非名主始料所及,另外的情形则是非改不可。
在封建时代,皇帝、上司的好恶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家性命。皇帝老子不喜欢的名字就得改。旧时,有个叫杨林的参加科举考试。有人说他的名字与反叛首领的名字相同,应当改名,否则怕考不中,于是此人只得改名杨上林。孙中山先生也曾因避祸而改名。孙中山原名文,字载之,因鼓吹革命,流亡日本,为便于革命行动而改名中山樵。
此外,封建时代的避讳制度也迫使许多人改了名字。汉代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改名通;晋代王衍因避成帝讳而改名夷甫,南齐萧道先避高帝萧道成先讳改名景,五代后唐的杨擅因名字的右半部犯明宗讳而改名光远……就改名的方法而言,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