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要掌握谐音兴义的规律
就是说在取名时,要明白什么情况下采用本义,什么情况下采用谐音转化语义。
一个字的谐音转化意义往往不止一个,那么,区分和选择的关键是进行语境的分析,即弄清语言环境,梳理词语之间的关系。
比如“向仲华”这个名字,前面的姓氏“向”表示心理动向,后面“华”字表示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仲”字显然是“中”字的替身,所用的就是谐音转化法,“向仲华”就是一颗赤心永向中华。
同样的道理,“董民声”这个姓名中的“董”字,也取谐音“懂”字的语义。
另外,一个姓名中的字一般有几种谐音转化意义,也已成习惯,大家都能够普遍接受。如一些姓氏的谐音常常是:薛(雪、学)、谭(谈、潭)、潘(盼、攀)、辛(心、新),赵(兆、照)、杨(扬、羊)、宋(送、颂)、刘(流、留)、何(河、和)、钟(中、众)等。
谐音取名胜古迹的优点在于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使人感觉含蓄,不落俗套。像高健(高见)、程刚(成钢)等,取名都是很成功的。
谐音取名,可以使姓名如花枝探月,相映生辉。这样的名字不但扩大了姓与名之间的语义范围,而且增强了姓名的趣味性和含蓄性、耐读性。如今,谐音取名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