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是根据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大都是以比喻的方式,在本名以外号取的名号,也叫诨号或诨名,一般带有幽默、戏谑和讽刺的色彩。
绰号起于何时难以确定,但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有绰号的人,大概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史书记载他身材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穷,能把鹿角折断,把铁钩板直,把高墙推倒,能赤手与虎豹博斗,把牺牛推动,所以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移大牺”。
绰号主要是“他取”。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就讲了“好好先生”这个绰号的来历;东汉末的司马微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微:“安否?”答曰:“好。”有人言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以相告,何谓人子死,反亦言好?”微曰:“如卿之言,亦大好。”故人称“好好先生。”
绰号也有自封的。五代史人有一个著名人物冯道,他从后唐明这示时任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朝八姓十一帝,且累朝不离相、三公、三师之位。二十余年,国难民忧,他毫不在意,沉浮浊世,八面玲珑,人们称他是个“不倒翁”。
而他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津津乐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天、为父、有子、有孙。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老而自乐,何乐知之?”自号“长乐公”,亦“长乐老”。
自取绰号的现象,和文人取雅号颇为祖似,只是有俗雅之别而已。一般来说,人物的特征是取绰号的依据。
有依据通武取绰号的。如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胆识过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屡建奇功。匈奴人惧怕他,誉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且“避之数岁”,不敢动兵。
有依据才智取绰号的。东晋谢道韫是一位女诗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道韫自幼聪慧,素有才名。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纷纷扬扬下起大雪,她的叔叔谢安(安晋大政治家)来到道韫家,望着弥天的大雪,诗性大发。
谢安指着窗外飞雪,欣然倡句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胡儿(道韫的兄弟)在一帝随即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略一思索,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对道韫大加赞赏。后道韫因此而驰名天下,人们称她为“咏絮才”。
人们对才华超众的人有绰号相颂,同时,对缺德寡才之徒也有绰号相讥。如唐代李林甫为相,他曾将“弄璋之庆”写为“弄獐之庆”,时人讥为“弄獐宰相”。清朝太常博士张鼎在引用鸡肋典故时,误把“鸡肋”写成了“鸡肘”,也被人戏称为“鸡肘博士。”
有依据作品取绰号的。如贺铸曾作《青玉案》词,内有句云“梅子黄时雨”,时人皆服其工,称之为“贺梅子”。
南宋词人张炎,有《解连环?孤雁》词一首,其中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因而被人们称为“张孤雁”。
现代画家丰子恺在作漫画时,常以青青垂柳和翩翩燕子衬底,朋友们特赠他一个绰号“丰柳燕”,丰子恺笑以为然。
有依据行为取绰号的。黄侃是我国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大学者。他在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时,曾结庐偏隐,和校方立下了一个“下雨不来(不上班),降雪不来,刮风不来”之约因此人们称他为“三不来教授”。
有依据生活取绰号的。曾被康熙皇帝亲自召见并褒奖为“清宫第一”的廉于成龙,他在江西府上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属。将军都统使吏来到卧室,看见床头破旧竹箱中,只有“绨袍一袭,靴带二事,堂前瓦瓮米数斛,盐鼓数器。”
据史载,于成龙以兵部尚书总督江南江西,在官“日食粗粝,佐以菜粑,年饥悄糠菜米为粥,举家食之”,因此“可留余米赈饥民也”。由于他每日只吃青菜,被老百姓称为“于青菜”。
困绰号一般是“他取”,因此,为别人取绰号,或庄或谐,或爱或憎,或褒或贬,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人们熟悉的宋朝著名清官包拯,刚正不阿,政绩斐然。特别是他严执法、宽待民,平冤狱,抑豪强,廉政清明,自刁邪恶棍至皇帝国戚,宦官显达无不惧怕,时谓“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老百姓爱戴他,呼之为“包青天”。
给人取绰号,既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常用的文学现象,它已成为文学家常用的艺术手段,是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的有效方法。
在《红楼梦》里,许多人物的性格直接与绰号相关联。例如,王熙风的绰号叫“凤辣子”,透露出这位贾府总管家争强好胜、精明干练、泼辣而又心狠手辣的性格。
小说《水浒传》中,108个英雄都取了鲜明生动、韵味隽水的绰号,这无疑使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取绰号不只是中国人的爱好,在世界许多国家也广为流行,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庶民概莫能外。
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的历届总统差不多都有绰号,如华盛顿叫“燕麦粥”,林肯叫“香烟壳”,杜鲁门叫“野虫鸡”,肯尼迪叫“太阳镜”,尼克松叫“酸葡萄酒”,卡特叫“菠菜罐头”,克林顿叫“鸡蛋饼。”这些绰号都是根据他们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以及从政风格而取的。
绰号是彼此间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所以,取绰号时认识要客观正确,评价要公正恰当。好的绰号,应有积极作用和激励作用。
给人取绰号,对人称绰号,都要有健康的心理、善良的动机,还要讲感情、看对象。即使给人取的是谴责性绰号,也要使人疚于心,而不患于色,达到在戏谑和笑声中受教育的目的。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有苏东坡为其友人陈季常的妻子取绰号一事。陈季常,好龙丘先生,饱参禅学,“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约凶妒”,有客人来家,经常看到陈季常遭柳氏的大声叫骂。
东坡因有诗戏之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便成了柳氏的绰号,后来即以“河东狮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
此绰号一箭双雕,一刺陈氏之惧内,二刺柳氏之凶悍。朋友间以惧内的主题相戏是幽默、欢娱的,在这种气氛下取绰号,大多有益而无伤感情。
笔名大多是文人、学者发表作品时采用的署名,这种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关系,有的和原姓名没有关系,又称著作名或假名。
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上,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
比如,提起巴金、茅盾、曹愚、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字,儿乎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堂、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等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后面的这些名字才是作家的原名,但他们都是以笔名闻名于世的。
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多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达140多个。
笔名大致分两类,一种是以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吴熙成,笔名吴伯萧;郭因大,笔名郭小川;陈光美,笔名陈荒煤等。一种是以非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闻一多,笔名夕夕;钱钟书,笔名中书君等。
另外,有的笔名是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成了怀念故土而取的。如近代著名文学字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由于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
笔名不仅中国人有,在西方也可以见到。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就以“威廉,莎士比亚”的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并以此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一些族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发表作品时都喜欢使用笔名。如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笔名为远思,英藉女作家周月宾的笔名是韩素音,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笔名金庸,散文作家陈平的笔名是三毛,等等。
取笔名的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万一作品发生什么不良影响,可以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大胆负责。二是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于发表某些批评和商讨的文章。
现在,文坛的作家都疏于用笔名,他们的笔名即原名。即使偶尔用别名,也不是为了“隐”,只是为了就事论事,有意识地把文与人分开。
艺名,是指艺人在进行艺术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取的专用名字,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向、专长,师承或纪念某件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事情。
艺名的起源很早,所历史记载,西汉时,阳阿公主家里有一位长袖善舞的歌伎,她花容月貌,身材纤巧,原名赵宜主。被汉成帝发现后,就将她召入宫中。
成帝见她步履轻盈,舞姿优美,恰如在空中翩然飞舞的燕子,故在本名之外,又赐一别名——赵飞燕,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拥有艺名的艺人了。
在古代,艺人多有艺名。元代有一位著名女杂剧演员朱帘秀,在当时很有名气,后来她名字中的“秀”字便成为元代女艺人取名的一种时尚。
各种艺名的来历不同,每个艺名几乎都有一则生动的故事。
清末一位知县叫德克金,平时不拘形迹,被一位姓汪的人讥笑,说他不是做官的料,只配演戏。后来他果然弃了官,改行学戏。为了不忘当年姓汪的人的讥笑、激励自己,他便取了个“汪笑依”的艺名,并用这一艺名编戏演戏,终于自成一派,誉满上海滩。
当代人也有取艺名的现象,在戏曲、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界也常见。如话剧演员扬淑贞艺名“杨枝露”,电影演员杨蒙艺名“夏梦”,电视节目主持人黄益腾艺名“阿原”等。
取艺名有很多讲究,一般说来,取艺名有以下几种方式。
◎承袭交辈美名。
有些为社会所承认、为广大观众所熟识和敬佩的演员,其艺名多为子女所袭用,以示家师真传。如清代著名京剧杨月楼,曾有“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之誉。其子承父志,习父志、借父名,取艺名“杨小楼”。
◎徒承师名。
如绍剧演员陈金姑,因其师名为张艳秋,所以她取艺名叫小艳秋。
◎表现聪颖早慧。
如苏州弹词表演家刘天韵,自幼从夏莲生学弹词,10岁登台演出,取艺名为“十龄童”。民国时期,荆州花鼓剧演员李天保,因13岁时成功地出演《站花墙》中的主角杨玉春而闻名江汉,故取艺名为“十三红”。
◎展示演员特长。
如清朝时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原名瑞麟,演花旦。表演时,嗓音圆润醇厚,行腔朴实精美。其嗓音响彻九霄云外,令观众心旷神怡,油然而生超尘脱俗之感,故取艺名“响九霄”,又名“想九霄”。
还有一些戏剧影视界的演员,常用自己所扮演的成名角色的名字作为艺名。如话剧演员康泰,原名刘秉璋,因在活剧《重庆二十四小时》中扮演一个叫康泰的角色而出名,后因“康泰”二字发音洪亮,易叫易记,遂正式更名为“康泰”。
由于受正名形式的影响,有些艺人的艺名也兴字辈,且排列有序。
比如,著名京剧文武老生叶春善开办的富连成科班,都使用按字辈排列的字名,其字辈是“喜”、“富”、“连”、“盛”、“世”、“元”、“韵”等,就像宗族辈分一样,每批学员按次序使用其中的同一个字,如“富”字辈的有马富禄、谭富英等,“连”字辈的有马连良、刘连荣等,“盛”字辈的有叶盛兰、高盛麟等。
进人近、现代以后,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演员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提高。艺术的天幕上,群星闪耀。演员是当今社会的明星,演员的艺名使这些明星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艺术家的事业是美好的事情,他们的表演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他们的艺名也给人带来美的愉悦。不可否认,艺名是中国人名文化之苑中一朵最绚丽的奇葩。
◆推荐阅读:取名网 , 小孩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婴儿取名 :http://www.demingtang.com/NameCas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