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姓氏因为字形结构独特而不能巧妙地拆开,但若对字稍加改动,便可进行笔画“添枝减叶”处理。经过汉字变形,可使人们得到启示而偶得美名。
我国汉字形体变化十分奇妙,以下将从各种姓氏的不同特征出发,介绍几种根据名与姓的字形变形取名的方法。
第一,姓的偏旁或部首为为名。
这样的姓一般是合体字,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为名。如阮元,清代的经学家,以姓中声旁“元”作名:聂耳,现代著名音乐家,“聂”字由三个“耳”字组成,而名取其一耳;盛成,现代作家,“盛”的声旁“成”是名等。
类似的名字还有胡月、吴天、席广、陈东、林木、潘水田、索小玄、贾西、李木等。
第二,以姓做名的偏旁或部首。
这是把姓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拆开,并作为名的一部分。如魏巍,以“魏”作“巍”的声旁。王匡,以“王”为“匡”的声旁。于吁,于右任的笔名,以“于”为“吁”的声旁。林彬,以“林”作“彬”的声旁。武斌,“斌”从“文”从“武”,“武”又正好是姓。
类似的还有景影,丘岳、王珏、林森、王琦、王琪等。
第三,姓和名的偏旁部首相同。
这是指姓与名除包含某一相同偏旁外,还有别的组合部分。如流沙河,姓名的三个字中都有三联单点水;鲁鲸,利用“鱼”这一相同偏旁取名,“鱼”在“鲁”中是声旁,而在“鲸”中是形旁;还有小说家沙汀、儿童文学作家洪汛等、作家艾芜等,都是让姓与名的偏旁相同,巧妙地构成了很新颖的名字。
类似的还有杨树林、崔嵬、沈浮、汪清、汪海、张弦、邢形等。
第四,姓和名的字形相似。
这是指选择与姓字形体相近、相仿的字为名,主要是指字形笔画的增减。
汉字中很多字的形体是相近的,如乙、已、巴,将这些字巧妙地运用在名字中,会很有趣味。
如陈阵、余佘、孔乙已、梁梁、万方、杨扬、沈沉、汪旺、王干、甲申、尤龙等。
第五,姓和名的结构相同。
这是指选择与姓字结构完全相同的字取名。如“品”字结构,全包围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具体人名如聂晶、聂磊、聂奔等都是“品”字结构;包句、包甸等,姓和名都是半包围结构;国园、国团等,姓和名的字形都是全包围结构。
第六,累加取名法。
这是把姓氏与别的字合在一起组成名字,如“白”为姓,再加上名的一个字“水”,这样就构成了名字“白水泉”。类似的名字还有王京琼、田力男、白木柏、林木森等。
用名与姓的字形变形取名,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耐人寻味,易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和良好的印象。但在用此种方法取名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特点,进行灵活变化。
◆相关资讯链接:取名用庸俗的字起名:缺乏涵养 起名字不雅谐音: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推荐阅读:起名网 小孩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802.html , 婴儿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803.html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