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长辈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目不识丁,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勤奋努力,博学多才,已经成为人们实践和平共处追求的理想,他们常常通过名字来表现对博学的志趣和抱负。如:
◎李文博:原吉林大学学者。文博,知识渊博,以至于车载斗星,趄乃博学者。
◎程端学:元代人,字时淑,通《春秋》。人名端学,好好学习。
◎江含章:江水吐波喷浪,似乎有满腹文采,满江文章。
◎孔学思:唐代人,以博学闻名胜古迹,俗博学,不思不可。
◎仇博:宋代新安人,字彦文,质敏博学,13岁时便能诗善文,苏轼见而奇之,怕着他的后背说:“后生可畏。”“博”字乃博学之意,父为之取名极好,仇博也没有辜负父望。
◎司马才章:唐代人,隋末为郡博士,曾与孔颖达、颜师方等一同撰念五经义训,确实才学广博。“章”即“彰”,是显著的意思,“才章”即文才显著,相似的名字有李鸿章。
◎童冠贤:冠贤,才中之首,再联系姓“童”更显得美妙,少年就成贤中之冠。
◎文彦博:宋代进士。“彦”与“渊”谐音,文彦博即文渊博。
◎文林:明代进士,字宗儒。联系名与字,可见父辈希望他通读儒家经典,谋求功名。
◎文行远:清代码人,字樵稿。字虽然为樵稿,但文却能行远,名字化且典故“文质行文不远。”
◎王文渊:明代人,字巨卿,名取“文渊”,意即学问很深,此人经过发奋,终成大学者。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博学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学还是一个人有修养和成功的表现。正因为博学有以上两大主要优点,所以在名字中寄托学识渊博的愿望的现象非常常见,可见,以学识渊博名取是一种很值得参考的取名方法。
◆相关资讯链接:取名用庸俗的字起名:缺乏涵养 起名字不雅谐音: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推荐阅读:起名公司 取名字大全男孩 :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687.html , 小孩取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