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宝宝起名>文章内容

起名原则:尽量避免重名

来源:宝宝起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起名原则:尽量避免重名

 

重名现象自古就有,在上古时期,汉字还不如现在这么多,而可用做人名的汉字更少。在人口不断增加情况下,重名现象的出现在所难免。

我国古代人有名又有号,因此雷同的不仅是名字,同号(包括别号、雅号、诨号、谥号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元以来,以“一心”为别号的人近10个而谥号(古代皇帝或名人死后所加的尊号)自汉代以来,就有54个“文忠”之多。

我国古代还有同字的现象。古人的字大多是名的延伸,不少同名的人也同字。姓名字号完全相同的情况,古往今来更是史不绝书。仅《古今同姓名大辞典》一书所记,先秦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有56700人同姓名,其数量之多实在惊人。

现在,重名率更是高得惊人,据统计,北京市重名率最高的是淑珍、其中王淑珍13000多个,张淑珍11000多个,刘淑珍10100多个。而天津市有2000多个张健,沈阳有3000多个王伟,武汉市有10000多个王红。

重名有时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中,就有两个关山月。两人都擅长山水画,都是画院领导,又都曾为人民大会堂作过画,巧上加巧的还都是耄耋之年。

有时邮局也是常常把信送错,引起不少误会,令人哭笑不得。两个关山月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措施,在作画题名时,一加签“长山关山月”,一加签“漠北关山月”。

重名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交往中,用起来很不方便。很明显一个班上两个相同名字的学生,老师同学称呼起来就很不方便,造成很多麻烦,只能“大王岩小王岩”、“大李明小李明”地予以区别,但如果再有个“王岩”、“李明”又怎么办呢?

重名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取名时的趋同心理有关,即与人们追求名字的时髦有关。另外,中国人受取名定式的限制,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名。如男孩的名字多用强、勇、健、华、丹、力、飞、伟、严等字,女名则用常用英、燕、花、丽、玲、梅、美、洁、佳、芳等。这些字用得太多太滥,自然增加了组合名字的困难。

因为大姓,特别像排位靠前的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等人口众多,取名也极易造成重名。

单名热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名。常用汉字仅为四千至五千个左右,如以5000个计算,以王姓为例,王姓人口过亿,王姓人使用单名不重名只能有5000人,第5001人就开始重名。何况单名缺少组合调整的机会,又有相当一部分汉字不适合用于单名,这样,重名的概率必然加大。

范字有表明辈分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选择范围趋小,因而范字也容易造成重名。

另外,无处查询是否重名。取名本身带有盲目性,取名者只能根据平常接触的范围来判断,若加上素养不高更是难免落入俗套,重名现象也就频频出现。

重名现象从根源上说是难以避免。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时一定要深思熟虑,以免将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已经有年轻的父母采用四字姓名给孩子取名,这颇有一种革新精神。如张先生,其妻姓杨,婚后育有一千金,取名为张阳淑丽。

考虑到我国姓名用字的具体情况,四字姓名可以采用“双轨制”的形式;凡是文字证件及重要、严肃的场合,一律采用“四字姓名制”,如身份证、名片、户口簿、学生证、工作证、结婚证书、档案材料、著作署名、银行存折、法院布告、请柬等。

而在一般场合,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内部、交朋友邻里之间的交往,则可直呼“双字名”。这样既避免了同姓名的麻烦,又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

再者,还可以改变取名方法,克服从众心理,不要赶“时髦”。取名有很多方法,有的重形式,有的重意义,有的讲究字音的搭配,其他如寄深情、寓希望、表仰幕、明志趣等,更是常见的取名方法。总之,取名应以美学观点作指导,力求不俗气,不雷同,不粗浅,不简单化。

此外,为避免重名现象,有关部门应做一些减少姓名雷同的宣传引导工作。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部门最好设立取名咨询机构,用电脑储存本市、本地区以及著名历史人物中同姓名的资料。当公民在给新生儿申报户口时,就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以便了解新生儿的姓名有否与别人相同,有则可及时加以更改。

为尽量避免重名现象,年轻的父母在为孩子取名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切磋琢磨,仔细推敲,取一个不重复、有意义、体现姓名使用者个性特征的好名字。

 

◆相关资讯链接:取名用庸俗的字起名:缺乏涵养  起名字不雅谐音: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

推荐阅读:起名网 小孩起名字大全男孩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802.html  , 婴儿起名字大全女孩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803.html

标签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