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宝宝未来要发展,天赋是必要的因素之一。男宝宝的智商甚高,对他的学习将大有裨益,再加上勤奋,那么他有所成就的概率将大大提高,一般智商高的男宝宝都会大有作为。
世人中才高八斗者虽然为数极少,但为父母者及长辈绝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目不识丁。中国人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于是世人中就有“养儿不读书,莫如养条猪”的谚语流传。
在古代,由于科举制的规定,人们要走仕途道路,就得读四书五经等。父母望子成龙,直接表现为希望儿孙十年寒窗苦读,以求将来金榜题名。虽然科举制毒害了不少青年,禁锢了不少人的思想,但实际上也促进了不少人去学习,去苦读,这一点还是应该肯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头脑中。人们要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知识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因素。
为父母者为了男宝宝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当然就希望他们能做到学识渊博,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父母还是对子女抱有极大的希望。起名时,这种希望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
文彦博,宋代介休人,字宽夫,宋真宗时第进士,著有《潞公随》一书。“彦”与“渊”谐音,文彦博即文渊博。
文行远,清代江西德化人,字樵稿。字虽然为樵稿,但文却能行远,名字化用典故“文质行文不远”,甚妙。
孔希学,明代人,一生好读书,善书法,文词尔雅,每宾客燕集,谈笑挥洒,油然成章。“希学”果能学,为学之意呼之欲出。
孔学思,唐代人,以博学闻名。欲博学,不思不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一名便是孔子这句名言的浓缩。
仇博,宋代新安人,字彦父,质敏博学,仇博善属文,13岁时便能诗善文。苏轼见而奇之,拍着他的后背说:“后生可畏。”博字乃博学之义,父为之起名极好,仇博也没有辜负父望。
程瑞学,元代人,字时叔,通《春秋》。人名端学,好好学习之意。
程骏,后魏人,字麟驹,敏而好学。骏,麟驹,都是千里马的意思。
方元修,宋代桐庐人,字时敏,少有诗名。元修,意思就是说开始就好好修身,要修身就要博学。
王文渊,明代安喜人,字巨卿。名取“文渊”,意即学问很深。此人经过发奋,终成大学者。
再举几个现代人名例:
傅聪,傅雷之子。著名音乐家。聪即聪明。
朱少智,少智即少小很聪明。
张仲谋,仲谋即足智多谋,同时用孙权的字“仲谋”为名,意即自己也要像孙权那样足智多谋。
黎自明,自明即任何事情自己都很了解,很清楚,这样的人当然很聪明。
梁诚智,诚智即确实聪明。
林博,其意就是希望有广博的知识。
章冠贤,冠贤,贤才中之冠,再联系姓其意更妙。
车文博,文博,知识渊博,知识渊博以至于车载斗量,真乃博学者。
王英才,英才乃杰出之才。
像这种以智、聪、敏、睿、明等字人名的,一般都是取聪明义。以名字寄学识渊博之厚望,这种现象在人名中随处可见,所占比例大致占8%左右。
为男宝宝取一个寄托学识渊博愿望的名字,能够促进男宝宝努力上进,刻苦好学。
姓名学小贴士:古人起名习俗
古人在起名选字时,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祈福,通过命名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如李广利、刘传富。第二,尊古,起名表现出对人物的景仰,如曹子舆,字希孟(孟轲字子舆)。第三,述志,古人在命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第四,添寿,古人也希望可以长寿,在名字中也有体现,如毛延寿、张承寿、徐增寿。第五,消灾,古人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示希望可以消灾免病,如霍去病、辛弃疾等。
◆相关资讯链接:起名不辨性别,造成男女错位 名字的谐音不雅观,造成负面联想
◆推荐阅读:起名公司 取名字 男孩 :http://www.demingtang.com/qiming_9687.html , 小孩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