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或士、农、工、商,或医、共、官,几乎无人例外。职业的不同,使有些姓名带上了鲜明的职业特点。职业与姓名,便成为中国姓名学中必须研究的课题,和在起名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国古代,人们在社会上地位的不同,从事职业的不同,在起名习惯上也不尽相同。下层人起名,随便捡个“猫儿”、“狗儿”便可,而统治者起名不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且名字定下来以后还不准一般人冒犯。这种情况,多少与今天的农村人起名崇尚质朴、城里人起名多尚文雅、商人起名重钱财、军人起名多用“军”、“国”、“兵”、“武”等字有些类似,说明姓名与职业之间是有广泛联系的。
谈到姓名与职业的关系,我国古代,最有特色的是皇室和官宦之家的起名。
商周时期,对皇子、皇孙的起名就有专门的规定,其名字一旦被取用,便具有了神圣不可侵犯性,原来与之同名的人要改名,在不得已提到名字时也必须加以避讳。
据《容斋随笔》记载,宋代曾专门下令不许民间使用带有王霸思想的字眼,其中“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更在严禁之列。
更有甚者,如果皇室成员不按自己的身份等级制名,甚至还有丢官夺爵或者被除籍的危险。如:
清朝嘉庆初年,领侍卫内大臣绵亿,因违犯近支宗室命名规定,为两个儿子起名时应使用“丝”旁字而用“金”旁字,便遭皇帝严厉斥责,专门下诏对他进行处理。诏书中说他“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恃,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接着又革了他的官职,让他从皇宫中搬了出去。
我国古代,不仅皇帝和皇亲把名看得很重,文武百官也十分看重自己的姓名,要求下属不得冒犯,亦即所谓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最著名者当属俗谚所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
北宋仁宗时有位名为田登的官吏,在至和年间担任南宫留守一职。按照当时的风俗,民间要在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他上任后正赶上过节,有下官奏问应该怎样过,他批示说“依例放火三日”。下官莫明其妙,回去一想才知他是自讳“登”字,因“灯”与“登”同音,所以又用“火”代替“灯”字。
按照我国特有的习惯,做官有官号,做工有工号,经商有商号,务农有农号,卖艺有艺名,出家人有法名,这些名字都具有职业名的性质。在诸多的职业名中,特征最为显著的除艺名、官名以外,还有商业、技巧、医学等行业的职业称号。如:
宋代商业界卖酱菜的薛某被称为“酱翁”、卖炊饼的许六又名“许糖饼”、卖马鞍的杨安国又名“杨鞍儿”、种菜出身的张青又名“菜园子”;明代陆叠山以叠假山为业,便被称为“陆叠山”;在百工技巧界,清末天津的张万全以塑泥人知名,人称“泥人张”;姓黄的医生手段高明,犹如神仙,就可能被称为“黄半仙”,姓张的医生擅长以膏药治病,往往一帖膏药就能治愈病人。所以,被称为“张一帖”。
当然,诸如此类的职业名也具有诨号的性质,其特有的为本职业的宣传性和影响力,则是其他诨号所没有的。
不仅我国如此,最近国外一项研究也表明:名字与职业紧密相关。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詹姆斯·布鲁宁,在刚刚进行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喜欢将一个人名字同一种具体的职业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这个人名字看上去更适合一项工作,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份工作。简言之,参与这次研究的人都觉得男人应该做男人的事,女人应该做女人的事,而一个人的名字是衡量他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的首要线索。
布鲁宁表示他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是如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不再默守陈规,要有所创新。但是,通过研究他发现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个名叫布鲁诺的人,还是很难找到一份发型师的工作,甚至对于他为了研究而专门挑选的不太常见的姓名,仍然如此。
在一次实验中,布鲁宁挑选了十六种职业,在传统意义上其中的一半为男性化的职业,而另一半为女性化的职业。实验的结果是电脑程序员、水管工人、径赛教练、卡车司机、电工、建筑工人、工程设计师以及计算机技师被选定为男性职业。而指甲修饰师、护士、发型师、啦啦队教练、时尚用品店店员、看护中心工人以及空中服务员被选为女性职业。
至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布鲁宁表示他也不能确定。“这也许在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警告人们不要过于注重人的名字,因为它只是反映一个人总体情况的一小部分。当然,他也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非常适合人们自己的名字。
他认为这可能因为父母在给宝宝起名字的时候就怀有一种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宝宝成为他们愿望中的样子。
由此可见,姓名对宝宝未来的职业有十分大的影响,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宝宝起个合适的好名字。
姓名学小贴土:姓和氏的区别
《通鉴》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意思就是说:姓是指人的血统来源而言的,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去向而言的。
当时,进行这种严格区分,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可以严格区分男女之别,如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可以区别身份贵贱,如出身低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血统所出,也就没有“氏”;可以更好地选取婚姻之家,我国自古就有“同姓不婚”的惯例,如果同姓相婚,不仅有悖人伦,而且还会引起“其生不蕃”的严重后果。
◆相关资讯链接:佳名推动宝宝的人生 姓名影响宝宝未来事业
◆推荐阅读: 小孩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 ,婴儿取名 :http://name.demingtang.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