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命名”?一般字词典上的解释是“给以名称”,意思就是给人和事物起名字。我国孔圣人也说:“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这里的“顺”,也可以指命运的顺利畅通。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对名的解释是:“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名”是由看不见的“命”和看得见,喊得出,并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符号所组成。“命”是属于无形,无音、但具有一定灵性的阴性物质,也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正在探索的,所谓“暗物质”之类的东西。“名”是有形、有音、有义的文字符号,属阳性物质。由这两种阴阳物质所组成的“名”,代表着人和事物的“命”,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号。
中国文化本来有“名文化”之说,主导中国思想几千年的儒家学说本有“名教”之称,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的传统和文化背景,中国人尤其重视给宝宝起名字的问题。
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有五大因素,即: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从这个观点中,姓名对人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古代贤哲尹文子说过:“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就是说,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定名而后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成败得失,又可以验其名。
古代还有一句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宝也。”意思是:名字一定代表了某一事物,有事物就会产生代表它的名字;反之,从名字也可以了解该事物的内容及特征。
由此可见,人们一直认为姓名与其人生命运休戚相关。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名字的说法也有很多,有名声显赫、名扬四海、名声远扬、大名鼎鼎等等。而在一般人的眼里,最普通的要求也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是属于褒义的,还有贬义的,例如:名不副实,见面不如闻名等。
在社会关系上,人们交往中最初接触到地是对方的名字,一个好的名字,响亮的名字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为名字的主人带来好的运气。这样的事例古今都有。
清代顺治年间,昆山人徐元文参加殿试时成绩不错,但在当时不是最优等的,因为顺治皇帝认为他的名字起的好,便封他为状元。
清代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审阅主考官呈上来的试卷时,看见有一个人叫胡长龄,不禁欣喜万分,便封胡长龄为状元,这是因为当时乾隆皇帝已是七十九岁高龄,而乾隆皇帝又是出生于北方游牧氏族的“胡人”,而“胡长龄”这个名字的意思正合乾隆这位“胡人”乞求长命百岁的心境。
清代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主政。有一人刘春霖参加殿试,成绩本来平平,考在末等,因为他的名字“春霖”有着春天的雨霖的意思,再加上姓氏与“留”之谐音,与慈禧太后企望自己恩泽永存,流芳百世的心境正好相合,慈禧太后便将刘春霖点为状元。
这些人因为名字起得好,一飞冲天,春风得意,但相反的,一个不合时宜的名字,带给主人的就是背运了。
明代永乐二十二年,经殿试后状元是孙曰恭,榜眼是邢宽,但是到了发榜时,邢宽却成了状元,孙曰恭变成了第三名,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永乐皇帝认为孙曰恭的名字合起来变成了“暴”字,自古皇帝最忌别人认为他是暴君,然而邢宽这个名字却很好——邢政宽和,必得人心,所以状元之位便让邢宽取而代之了。
国学大师章太炎,也经历了一次因名字而带来的麻烦。章太炎一生攻于国学,多有成就,闻名遐尔,国人皆知。章太炎在为自己的女儿起名时,精心选了一个名字,赐以心爱的千金。可是在女儿长大成人到了婚嫁之期,一直没人上门提亲,日子一天天过去,章太炎眼见自己的千金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却遭遇如此,百思不得其解,明察暗访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给女儿取的名字别人不会念,怕万一上门提亲时念错了。
俗语说;“文如其人,人如其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字与人终生相伴,某种程度上代表人一生的缩影。对姓名文化的结构,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宝宝的名字除了表层的含义之外,还有一种潜在性的信息,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情绪、性格、生活态度,乃至事业成就。
所以自古以来,传统习俗中“命名仪式”是很隆重的。为人父母者在宝宝来临之际,就绞尽脑汁地翻查各种书籍,或请亲朋好友帮忙提供方案,或请起名公司的专业人员帮助,都力争给宝宝起一个好名。
根据一些美国专家的发现,中国汉字除了书法的节奏、线条美之外,还能通过“形”传达丰富的理性信息,其联想余地很大,内涵也十分丰富。例如:人们在看“金”字旁时,就会联想到坚硬、刚强、质感等。事实上,传统文化的五行学说正是用“金”来象征刚健,强硬等一类事物。当这个字用作人名时,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确会对人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产生“人如其名”的现象。
所以,希望宝宝拥有吉祥如意的人生,应该从给宝宝起一个成功的“名字”开始。
姓名学小贴士:中国最早的姓氏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是来自商代的甲骨文中。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帚周”、“帚庞”等字,其中“帚”即后来的“妇”字,“帚秦”等即“妇秦”等,指来自“秦”等部族的妇人。上述“秦”、“楚”、“杞”、“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多了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成为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姓氏。
◆推荐阅读:成人改名字大全 :http://www.demingtang.com/AdultName/ , 小孩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