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男子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亦然。女人又以字系姓为称,如伯姬、仲子、季姜之类,姬、子、姜都是姓伯、仲、季,表示她们在姐妹中的排行。
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一女子没名,未出嫁时称大女、二女、或大妞、二妞;出嫁从夫的要求,妇女出嫁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称XX氏。如她生父姓王,丈夫姓陈,便称陈王氏,自己则成无名之人。
据《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妇女出嫁后以夫家姓氏称之。在《后汉书?烈女传》等史籍中,已婚女子称某人妻。例如东汉末年杰出女诗人蔡文姬从匈奴回中原后,与都尉董祀结婚,史书称她为“陈留董祀妻”。
江南一些地方以孩子出生时的重量为女孩子名。还有的以她们在娘家堂兄姐妹的排行冠以父姓为名。1956年3月整修苏州虎丘塔时发现七卷经书上的女弟子名字:于八娘、曹二娘、冯十一娘、钱四十二娘等。这同唐代以排行称谓属同一命名法,唐朝时李白又称李十二、韩愈称韩十八,白居易称白二十二。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