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起名要适应消费市场环境

一个市场定位准确的产品,会面临一个高度细分的目标市场。所以,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消费市场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和消费习惯,如果产品命名与市场环境任一因素相抵触,都会导致“流产”。前几年,国内一家酒厂为一新品取名“十四阿哥”,原本是想借“清朝皇子”之名打开市场,哪知在经销商那里就已受阻,原因是多者认为“十四”不吉祥。还有一火腿肠生产企业推出的“猪八戒”火腿肠,在一区域市场几乎被驱赶回去,原来该厂不知道所销地区居有大量回族市民。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任何品牌想在市场立足,品质才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不可能说一个“诸葛亮”的名称就能激活一个品牌。江口醇能把“诸葛酿”酒在广东市场做起来,是与其优良的品质保证和成功的营销模式分不开的,而后者的一路跟风,趋之若鹜,却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从产品命名的角度分析,流芳千古的诸葛亮似乎本身就代表一种高智慧、高品质和高品位,这可能是众者借其名的缘故,因为这种定位较适宜文人雅士、学者儒商这类消费群体。但细想起来,虽然品牌文化底蕴深厚,名称情趣雅致,但在产品特征和品牌个性表现上却不明显。所以,如只争抢“诸葛亮(或诸葛酿)”之名,而不细分消费市场,最终是徒劳无获!
大家知道《周易》的“八卦演变”、“五行生克”等精妙高深的理论都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而我们所处的市场亦是自然中的一个分子,符合用《周易》法则指导市场的生存与发展。如“乾卦”之纯阳势态极可能会转变为阴,从市场的角度则说明盛极而衰,须防万一。所以,产品取名,还应充分考虑企业法人的八卦变局和法人代表的五行生克,以及产品名称的数理关系等要素,但单方面强调“易论”,而不与市场营销实际相结合的话,其名称不利于在市场的传播和推广,而有些人鼓吹“用《周易》取名,市场销售一定顺利”纯属无稽之谈。我个人认为在产品命名时:现代营销与古代《周易》运用的比例为7:3。
以例为证:假定一饮料产品名“爽馨”符合《周易》之生旺规律的话!但在实际的市场销售中,“爽馨”却传播效应较差!而如果命名为“爽心”,相对而言,消费者容易接受些,亦利于市场推广。所以,必须把现代营销与《周易》学说相结合,专注一方是在市场行不通的。
◆推荐阅读:公司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gongsiqm/ , 起名网 :http://www.demingtang.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