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成人改名>文章内容

牛姓来源及分布介绍:百家姓氏大典

来源:成人改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牛姓来源及分布介绍:百家姓氏大典

牛姓来源及分布介绍


姓氏起源:

清康熙四十二二年(1704),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牛氏家谱》中“族谱旧序”载:“殷纣无道,狎侮五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
清道光元年(1821),河南省鄢陵县牛集《牛氏谱序》载:
“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为人不可无姓,时日当正午,即以‘午’字出头‘牛’字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也。”
清同治十一年(1873),河南省偃师县杨村《牛氏家谱·序言》载:
“惟我牛氏相传乃司徒契之后也。相舜有功,至汤而有天下。六百年间,贤圣之君六七个,及至于纣,庶兄微子避乱而去。当其去时,仰视天文,见日色过午,因衍午字出头乃系牛字,遂因以为姓焉,此牛氏之所由来也。”
在众多的《牛氏家谱》中,类似上述记载的不胜枚举,这些传说表明:不少牛氏子孙认为微子走时“举目过午”,“乃系牛字”,把微子当作了牛姓始祖。
至于上述族谱家谱皆无正史史料可靠,而正史里关于牛氏的记载是:
周灭商后,封纣王兄微子于宋,微子有后人牛父(此时为人名),任宋国司寇,宋武公时抵御狄人侵犯为国而死,
其子孙以牛为姓。
传古时三王时代有部落牛峤氏,此部后人亦以牛为姓。
据《隋书》及《路史》记载,隋代牛弘,其父寮允为北魏郎中,赐姓为牛,允虽云自乃三国魏时后将军南阳牛金之后,自言复本姓耳,然实已不可考。
少数民族亦有牛姓,明清时期,云南丽江纳西族有牛氏,清满族亦有牛姓,
其他各族也有牛姓。


迁徙分布:

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牛姓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山西亦多此姓,两省牛姓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


历史名人:

.牛邯,狄道人,东汉名将,官护羌校尉,后擢太中大夫。
.牛金,三国时南阳人,曹仁麾下部将,官至魏后将军。
.牛弘,安定人,隋朝时人,官至礼部尚书。
.牛仙客,牛弘同乡人,唐前期大臣,历任河西节度使,工部尚书,后拜相。
.牛僧儒,唐末大臣,牛李党争时牛党代表人物,穆宗文宗时两度为相,屡次遭贬,有传奇集《玄怪录》。
.牛兴祖:晋宁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历中书省掾、刑部主事、工部主事,后擢大都兵马指挥使,累官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
.牛天畀:山西省太谷人,清代将领。乾隆年间武进士,累官至贵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会剿苗民,先后屠戮上万,后被苗民击毙。

标签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