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习惯提姓,只对亲近的人提名。
欧美国家普遍信奉耶稣教,在婴儿受洗礼时由牧师取名,这叫做教名。教名常用基督教的天使、使徒、圣人的名,像约翰、伊万、彼得、保罗、约瑟夫、雅各等都是圣徒名。英语世界里,最常用的教名是约翰,因为他是耶稣最得意的门徒。美国人的教名,是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名字。有些国家,除教名外,父亲还另外给孩子起名,最近在教名外取有意义的名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教名也逐渐减弱了宗教意味。
俄国十月革命前,人们的名不能随意取,必须按照教会历书上所列的人名表命名。教会的历书上列有男人名和女人名,如8月12日上列有雅可夫、伊万、德米特里、阿历克赛等7个男人名,这天出生的男孩只能从这7个名中选择。这天只有一个女人名尤利安尼娅,这天出生的女孩只能全叫尤利安尼娅。1891年的俄国历书上共有900个男名,250个女名,而芬兰19世纪末叶以来,共有男名341个,女名334个,这些人名还多数是后期增加的,越往前,人名越少。在法国,拿破仑规定,法国公民不得随意取名,必须用历书所用的圣徒或古代名人的名,这一规定一直影响到现在。因为如此,出现大量的重名现象。瑞典全国只有700万人,可是有300万人集中使用6个男名和60个女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欧美国家,姓比名多得多,名是有限的,姓可以无限。同时,也理解了他们习惯称姓而不称名的原因。
欧美人名最初都是有含义的,现在不大为人所知了,一是年代久远,二是来自多种语言。但追溯起来,还是颇有兴味的。英语名就有许多来自古希腊语、希伯来语、拉丁语、条顿语。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慰藉,黛安娜意为月亮神,保罗意为小的,伊丽莎白意为献身上帝的人,海伦意为光、迷人,玛丽意为海上的星,亚当意为红土之人,戴维意为被爱的人,乔治意为农民,罗伯特意为声名赫赫,卡尔文意为秃子,奥列弗意为橄榄,苏珊意为百合花,玛格丽特意为珍珠,安娜意为优雅、亲切。
不少父子、母女同名,就用大小来区别。约翰·施特劳斯生个儿子还叫施特劳斯,人们就称父亲为大施特劳斯,儿子为小施特劳斯。大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小施特劳斯则是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的作者。若不分大小,常把这二人弄混。马克思的夫人叫燕妮,大女儿也叫燕妮,女儿称小燕妮,母亲称大燕妮。女儿不管长到多大,也得叫小燕妮。欧美父子、母女同名不算新鲜事,因为起名不如我们自由,碰上什么算什么,也没办法。
有些国家,人同时有两个三个名,这叫复名。《浮士德》的作者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约翰是他的名,沃尔夫冈也是名。美国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安娜是名,路易丝也是名。有的复名是为了区别同名者,在教名后又加一个名,有的是把父母或教父的名连在一起,有的是把出生日和受洗礼日的教名加在一起。
有些美国人的姓名十分怪诞,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一个学生到图书馆申请做工。馆长问他:“贵姓?”他答道:“你猜。”馆长听了怎能不生气,就说:“实在对不起,我很忙,没有工夫猜。”其实这个学生的姓就叫“你猜”。他就这样失去了一次做工的机会。芝加哥一个警察抓住一个酩酊大醉的酒鬼,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回答:“我是酒鬼”。警察怒喝道:“知道你是酒鬼,问你叫什么名字?”醉汉也不示弱,嚷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嘛!我叫酒鬼!”后来一查,人家真叫酒鬼:酒鬼·卡特。密歇根州有个叫琼·布莱尔·库萨克的电脑工程师,给儿子取个怪名:“20”。取这名是因为他的一套软件刚刚从10版本升为20。他说再有一个孩子,就叫“30”。孩子的妈妈有些担心:会不会影响孩子将来交女朋友?女孩子会不会喜欢一个叫“20”的人?
欧美各国使用姓的时间都很晚,在长时间内多数人有名无姓。英国11世纪后,贵族才开始用姓,但到18世纪边远地区还没有普遍使用姓。法国人13世纪开始在贵族中用姓,这时只是把父母的教名作为姓,算不上真正的姓,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全体公民必须代代相承使用一个不变的姓,这才普遍有姓。荷兰人是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才有了由名字转化而来的姓,瑞典的农民19世纪还不知道姓有什么用处,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犹太人因法律制约才被迫使用姓氏,所以他们对姓氏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常常更换。而西班牙人的后裔却恰恰相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自己的姓氏,绝不肯轻易改换。至于美国黑人的姓氏,则多数是从当年奴隶主那里承继下来的。
最初的姓多数是由祖先的名转化来的,而这些人名,用现在的说法,只能算是外号,如,英语的布朗是褐色的意思,史密斯是铁匠,泰勒是裁缝,朗费罗是大个子,莱特富特是快腿。俄语的扎伊金意为口吃,戈尔巴乔夫意为罗锅,诺萨乔夫意为大鼻子。
中国古代有指物为姓的说法,在欧洲,这种做法更为常用。我们熟悉的俄语姓中,库库涅佐夫意为玉米,萨哈罗夫意为糖,巴宁意为澡堂子,契诃夫意为捷克人,奥尔洛夫意为鹰,茹科夫意为甲虫,谢列金意为星期三,巴雷科夫意为咸鱼,秋里明意为监狱。西班牙语姓多明戈意为星期日,布兰科意为白色,阿塞罗意为钢,洛沃意为狼,莱昂意为狮子,巴尔卡意为船,巴拉意为棒子,博略意为小面包。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