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
诸(Zhū)姓源出有四:
1、来源于以人名为氏,越王的后裔。西汉初期,有人名为无诸,他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秦朝末期,无诸率领着部将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汉朝建立以后,无诸被刘邦封为闽越王。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形成诸姓。
2、源于诸葛氏复姓变化而来。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周有个贵族叫诸葛十朋,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又不愿别人打听到他,诸葛十朋就改姓名诸十朋,隐居在会稽山中,他的后代于是改姓单姓诸,成为诸姓的又一个来源。
3、来源于食邑,以邑名为氏。根据《姓苑》上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诸邑(今山东省诸城南),鲁国大夫就在这里生活,他的人民采食于此。他的后代便以封邑“诸”为姓。
4、源自姒姓,越国大夫诸稽郢之后。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诸姓出自姒姓,是战国时越国的后裔,即越国大夫诸稽郢的后代。
迁徙分布:
(缺)诸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古代,诸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市一带。(略)
历史名人:
*诸 燮:字子相,明代余姚人,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理学,一洗陈言。
*诸御己:春秋时楚国之耕者。庄王筑屋台,垒土千重,大臣因谏而死者七十二人。御己弃耕入
谏,楚王遂解层台而罢民役。楚人歌之曰:“薪乎莱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此处将复姓诸御氏并入单姓诸氏。
*诸稽郢:据《史记》作柘稽,春秋时越国五大夫之一,善言辞。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槜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句践率师迎战夫椒,大败,困守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句践遂派诸稽郢去吴营谈判求和。行成于吴而返。《国语·越语》有载。
*诸福坤:清光绪年间人,字元简,号杏庐,周庄镇杏村人。其父诸文渊,擅长书画。精通医药。诸福坤早年博览勤学,曾考入京师国子监,为增贡生。与元和知县李超琼、湖南巡抚吴大澂等人积极赞同陶煦的减租变革思想。后归田园居,以利乡济闾之事为己任。并将“荒江老屋”取名为“杏庐”绝迹城市,专心著作。“人瘦不食肉,医穷只著书”。元和县令李超琼闻其人品质高尚,认为近十年来所少见。诸福坤博学善文,为众推崇,所造就后生以文行名者尤多。柳亚子之父柳念曾、叔父柳慕曾都是当年诸福坤门下的弟子。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去病15岁时从同里镇来周庄,从诸福坤学习5年,遂成一代巨匠。诸福坤著有《杳庐文钞》6册。后由柳亚子出资刊印。
*此外,诸氏名人在明、清之际光芒四射,明洪武年间有诸质、诸弘道,著有《今古句沉》的诸茂卿、能善画的诸祖潜;清代著有《诸铁庵集》的诸九鼎……等等。
◆相关资讯链接:丁姓:百家姓氏大典 贲姓:百家姓查询大全 起名字大全:起名的习俗
◆推荐阅读:小孩起名 , 成人改名 :http://www.demingtang.com/AdultName/ , 生肖小孩起名 :http://qm.demingtang.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