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来源:
解(Xiè)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采食之地邑名为姓。西周初期,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有儿子良受封于解邑,良生活采食于解,所以称为良解。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以良解的采食之地作为姓氏,成为解氏。
2、来源于古代地名。春秋时期周王朝的京畿分为大解和小解。居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后来便以解为姓。
3、出自复姓改为单姓而来。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解毗氏,后改为单姓解氏。
迁徙分布:
解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解姓出于姬姓。上古周朝时周武王有个儿子叫作唐叔虞的,是周成王的弟弟,他的儿子中有一个叫作良的受封于解地(今山西省解县),称为解良。解良的后代在解地世代定居,以解为己姓。解姓的望族居住在平阳(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县)和雁门(今天的山西省代县),解姓在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解姓居全省第92位。(略)
历史名人:
*解 扬:或作解阳,解氏始祖解良之子,与弟解猎两人都在晋国做官,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贵族,食邑于解(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因以为氏晋
国大夫。本书《郑世家》谓其字子虎,霍人,盖司马迁别有所本。“执解扬”,解扬奉命出使宋国,被郑人拘执而献给楚国。
*解 猎:解氏始祖解良之子,与兄解杨两人都在晋国做官,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贵族。
*解 琬:唐代元城人。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官御史大夫,兼辣朔方行军大总管,守边二十余年,务农习战,为长治久安之计。
*解 修:晋代着地人.仕魏历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绩为天下第一.封梁邹侯.
*解 潜:宋代人,绍兴(公元1131-1162年)宋代镇抚使,在绍兴作官时大力发展农业,招募人来耕种荒田,收成很好,绍兴的屯田就是从这个
时候开始的。后来因为疾病而死。
*解 缙:明代翰林学士。洪武进士,担任中书庶吉士,曾经上书万言,针砭时政,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升迁为御史。永乐初年任翰林学士,
主编《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百科全书,另有著作《文毅集》。
*解 开:明代学者,字开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阖一起隐居在山中,他们的文章都写得很好,被称做二解。
解处中:五代时期南唐画家,江南人。擅长于画竹,尤其喜欢画雪中的竹子,经常冒着风雪到野外写生。人们对他所画的竹子评价甚高。
*解桢期:明朝时期书法家,书法好,被认为天下第一。后来在朝廷做官,职务为中书舍人。
*解学龙:字言卿(1582-1645),号石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抚,反对阉党魏
忠贤专政,支持东林党的主张。南明时,官刑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国。著有《五垣谏草》、《抚江
奏牍》、《用兵纪》等。
*解学曾:字省斋(1588-1645),解学龙胞弟。在南明弘光时授行营部司,随同民族英雄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后与清兵进行激烈巷战,不幸于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66年),乾隆皇帝为缓和民族矛盾,安抚扬州百姓,在为史可法修建史公祠的同
时,追赠解学曾谥号“烈愍公”配祭于史公祠中。
*解帖哥:元代广东宣尉史,定兴人,跟随父亲征战有功,被任命为广东宣尉史。
◆相关资讯链接:高姓:百家姓氏大典 夏姓:百家姓查询大全 取名字大全:女孩起名的习俗
◆推荐阅读:小孩起名 , 成人改名字 :http://www.demingtang.com/AdultName/ , 生肖起名字大全 :http://qm.demingtang.co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