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成人改名>文章内容

舒芜、丁聪---姓名与人生:说名道姓

来源:成人改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舒芜、丁聪---姓名与人生:说名道姓

 

说名道姓一:舒芜

   舒芜,1922年生,原名方管,安徽桐城人。主要作品有《挂剑集》(杂文集)、《说梦录》(评论集)、《周作人概观》(论著)、《舒芜集》(文集)、《碧空楼书简》(书信集)等。
    舒芜是我的笔名,是最常用的笔名,是本名之外另一个“准本名”。
  为什么取这个笔名,什么含义,倒很简单。1938年我16岁,流亡在广西桂林,第一次向报刊投稿,投给《广西日报》副刊《南方》,署笔名曰“舒吴”。这两个字,用我们家乡安徽桐城口音读,就是“虚无”,如同子虚乌有、乌有先生、无是公的意思。稿子刊用了。又投去第二篇,觉得“舒吴”不大像文坛常见的笔名,乃换一个字曰“舒芜”。投稿又刊用了,这个笔名于是第一次问世。那是16岁孩子的见识,什么“芜”的笔名其实太常见。50年代北京某次文艺界集会,我随便坐到一张三人沙发上,原来已经坐了两人,忽然就被旁人指出:“你们是三‘芜’并列呀”原来我是和艾芜、荒芜两人坐到一起了,我们其实完全无意识的。要我现在来选笔名,“舒吴”倒更有个性些。
  直到四十年代初,发表文章较多,用的笔名不少,其中长篇文章都署“舒芜”,这才作为最常用的一个固定下来。但是笔名只在发表文章上用,职业上社会上亲戚朋友间通用的还是本名“方管”。那时汇给舒芜的稿费怎样领取,记不大清楚,大概刻个名章就行。
  1953年,我从南宁调北京工作,调函上是用“舒芜”的名字,从此我在单位就用这个作为正式名字,工资单、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等等乃至退休证,一切全用“舒芜”。上邮局领取汇给舒芜的稿费时,用工作证、退休证都成。所以“舒芜”可以算是本名之外另一个“准本名”。那时户籍管理还很宽松,大家都不甚在意,户口本上我的本名还是“方管”。一个时期户口本上还有“曾用名”一项,将“舒芜”填入,同样可以作为有效证件。
   好景不长,邮局规定领汇款只能凭身份证,上面只有一个本名“方管”,户口本上“曾用名”一项也取消,汇给舒芜的稿费就没有证件领取了。据说工作证、退休证等等都容易伪造,只有身份证伪造较难,为了保证取款者的利益,才有这个规定。这番好意我能领略,可是我因此遇到的麻烦确实不少。只能在投稿末尾一一注明:“通信处务请写什么姓名,不要写什么姓名”,供责任编辑备忘。如果稍一疏忽没有注,或者编辑没有注意,用了“舒芜”名字汇稿费来,我只有寄回去请求改换姓名重汇一次,彼此都添了一番折腾。这样的纠葛,眼下还有几宗未曾了结哩。


说名道姓二:丁聪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解放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二十多年里没有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1980年以后,创作了大量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自1979年《读书》创刊至2006年初,在该刊开辟漫画专栏二十多年从未中断。主要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插图等,以及《丁聪漫画系列》、《中国漫画书系.丁聪卷》、《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瞎操心》等。
    我在中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原来是用丁聪的名字,但“聪”字笔画太多,做版后,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画面太多,不好看,后经张光宇建议,何不用“小丁”﹖他说,你爸叫老丁(朋友们都这样称呼他),你就叫小丁好了。从此,我就用“小丁”作笔名,一直到现在。
 我改用“小丁”大约在1935年左右,也即19岁时,到现在已快六七十年了。丁聪另有解释说,父亲丁悚是老丁,他就应当是小丁,再说丁聪自认小人物。于是小丁就一直叫到93岁。

 

◆相关资讯链接:叶圣陶、李四光---姓名与人生   姚雪垠、冰心---说名道姓   起名字大全:起名的习俗

标签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