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自谯明氏。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由的,因为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看重,是谯明氏的后裔,为“四佐”之一。明由的后代便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所以得到明姓。
2 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虞国公族的后代。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字孟明。是一个将军。取得过很多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为秦国的西部称霸打下了基础。孟明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后来改姓明。成为明氏的一支。
3 出自北魏时的鲜卑族。北魏时候由一支鲜卑族姓斗眷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改姓明。
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江西、湖北、广东、四川均有分布,甘肃张掖也有分布。
明由的后代已不可考查。平原鬲县明氏为百里孟明之后,史书上均有记载,而闻者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明氏从秦国 ( 陕西 ) 到齐国 ( 山东 ) ,中间的来龙去脉、生存、分布也不能确考。
据史书,孟明之后以字为姓,终成平原望族。所以,明氏分布情况当以平原郡为先,金陵 ( 南京市 ) 为次,吴兴郡再次。其中也要顾及河南郡。还有河南的南阳郡 ( 南阳县 ) 。
明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时期秦国有大将视,是百里奚之子,字孟明。他曾领军远师袭郑,但是无功而返,而且还在肴山被晋军偷袭做了俘虏。后来被释放回国,深以此为耻,勤奋努力,后来终于击败了晋国。孟明视的后代开始用“孟明”为姓,后来逐步简化,舍弃了“孟”字,改姓“明”。孟明视是百里奚之子,而百里奚是虞国的公族后代,虞国的祖先最早可以上溯到黄帝,因此,明姓也是黄帝的后代。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明姓起源于姬姓,是虞仲的后代。明姓后来在平原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平原望。
明克让
字弘道。隋朝 人。少好儒雅,博涉书史,三礼礼论,他都有钻研。天文历法、占卜他都深有研究,各得其妙。先在梁朝作官,后又在周朝作官,累迁司调大夫。文帝受禅后,被拜为率更令,进爵为侯。对当朝的实事,他经常发表有见地的议论。著作有《孝经义疏》、《古今地带记》、《续名僧记》等。
明玉珍
元朝随州人,元末农民大起义时率众加入红巾军徐寿辉的部队与元朝的军队交战,战争中眼睛受到到伤害。后来攻打重庆,攻陷了成都。后来徐寿辉被害,明玉珍以刘桢为参谋建立了以大夏为国号的国家。明玉珍身高八尺,身形魁梧,勤俭节约,爱好文学。礼贤下士,与明太祖关系很不错,经常书信往来。他在位五年后就逝世了,那时他才有36岁。
明 灿
字辩之,湖北浠水人。民国13年秋进入湖北陆军第四旅当兵,升至副连长。民国20年任陆军补充第一旅连长。民国26年任陆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连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右臂受伤,随军队撤退。后来被保送到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六期受训。毕业以后参与马回陵、上高、高安等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调升中校副团长。民国31年代团长职。民国36年5月十四日,在孟良崮战役中代理旅长,16日身亡。时年40岁。
明山宾
梁代东宫学士,字右若,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博通经传,累官至东宫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存世有《吉礼仪注》等二百余卷。
明 安
清朝名将,满族.天聪间从征察哈尔,攻打大凌河,有功。雍正年间被封为一等侯,加字恭顺。
明 亮
后魏阳平太守,字文德,平原人。性情文静厚道,知识丰富,很有才能。被授以勇武将军,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颇有惠政。
明 瑞
清代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初由官学生授为二等侍卫,乾隆间出征伊犁和缅甸,他都有很大的功劳,被授以将军的官职。后又为云贵总督事。存世的作品有《北窗吟稿》。
明少遐
梁代著名的 官员。
明僧绍
南齐隐士,字陈烈,朝廷多次请他出去作官,他从来没有出去。他隐居在广郡崂山聚众讲学,高帝想与他见面,但后来他终于没有肯与高帝相见。
明安图
清代数学家,蒙族人,字静庵。曾任钦天监监正。当时有西方人来华,介绍了圆周率等三个公式而却无法证明。安图经过三十年的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证明,并且发明了另外六个公式。曾经著《割圆密率捷法》,书还没有写成就死去了。
明 冕
为 五代后唐时人, 后汉.乾佑时为工部侍郎.葬于湖北阳新县排市镇。
明崇岩
唐朝著名将领,曾是女皇武则天的近臣。
◆文章相关链接:米姓介绍---百家姓姓氏大典 贝姓介绍---百家姓查询大全
◆推荐阅读:成人改名网 :http://www.demingtang.com/AdultName/ , 宝宝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Name/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