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姓介绍---百家姓姓氏大典:费姓
姓氏起源:
1、是远古大禹治水时,有个大臣叫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大费,他的后代有支以费为姓,如夏桀时去夏归商的费昌,就是他的后裔;
2、夏启分封其支子为费,以地为氏。
3、是古代春秋时,鲁桓公的儿子季友为大夫,被封为费邑的首领,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 姓费。
迁徙分布:
汉置江夏郡,现在湖北省云梦县。《姓纂》记载:系出拟姓,禹后。夏未有费仲、费昌。望出江夏。
1、望出江夏;源自琅琊。 才横溢,落笔数千言。
注释:.明代诗人费元禄,字无学,一字学卿,铅山人。为诗落笔数千言。尝构馆于黾采湖上。
2、道法高妙,乘杖十余春。
注释:..东汉方士费长房,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传说他有缩地术。他曾入深山,学道不成,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旬日,而已十余年矣。以杖投陵,视则龙也。
3、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
注释:清代道士费密,字此度,新繁人。工诗,王士祯见其“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句。遂与订交。有《鹿峰》、《燕峰》等集。
4、星槎传中外,易林耀古今。
注释:明代航海家费信(1388-?),字公晓,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十四岁代码兄从军。永乐、宣德间,随太监郑和等通使西洋,前后四次,历览海外诸国人物、风土、出产。撰有《星槎胜览》二集。
5、西汉学者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为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单父令,长于卦筮,无章句,专以《易传》解说经文。有《费氏易》一卷,《费氏易林》一卷。
6、医名满华夏
注释:清代名医费伯雄,字晋卿,武进人。道光间贡生。精医,名满大江南北,活人甚多。其著作多毁于兵火。
历史名人:
费直(生卒年不详),字长翁,东莱(郡治今莱州市)人,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至单父(今单县境内)令。费直依古文古字本汉《易》,称《古文易》。“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即《易传》“解说上下经”,开幕训诂学史上以传附之先河。东汉时期,经学家陈元、郑众、马融都学习和传授费氏学,马融还为费氏《古文易》作“传”(指解释经文的著作)并把它传授给其高足、汉代经学集大成者郑玄,郑玄作《易注》。经学家荀爽也汉费氏《易》,作了《易传》。三国时传魏经学家王肃、玄学家王弼,王弼还作了注。费氏学大兴。南北朝时期,梁代、陈代正式把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今本《周易》与《费氏易》有很深的渊源。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费氏易》1卷、《费氏易林》1卷、《周易分野》1卷。另《释文》有《费直章句》4卷,系后人伪托。
费震——明朝鄱阳人。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 知州。宽惠得民,升为汉中知府。岁遇灾荒,盗贼四起。费震发仓粟10余万斗贷民,到秋收时还仓,盗贼闻知,皆来归正。
费茂公——字谨与。清朝长白山东巴海人。崇顺治间从攻山东、江南,取 劳山,拔苏州。自入关以来,大小百余战,身受创伤无完肤,而 锐气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
费彝民——江苏苏州人。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北京法文高等学校。 香港《大公报》社长。
费仲:一作费中。商代人。纣宠臣,善于阿庚逢迎,贪利,国人勿亲。纣囚禁西伯昌(周文王),周臣通过仲献美女、奇物、良马,文王得出。
费子贤:明初人。从朱元璋渡江,数有功。取武康、安吉,筑城御张士诚兵进攻。曾以三千人击退张氏八万之众,以功进指挥同知。取福建、攻元都、定西陲皆有功。官至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
◆推荐阅读:成人改名大全 :http://www.demingtang.com/gaiming/ , 2013宝宝起名 :http://www.demingtang.com/babyq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