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同泰路1479号A3栋108房

电话:400-630-2225(免长途费)

E-Mail:sjzyxh@188.com

官方微信,欢迎加入

成人改名>文章内容

曹姓介绍---百家姓查询大全:曹姓

来源:成人改名 时间:2014/3/4 责任编辑:德名堂编辑部

曹姓介绍---百家姓查询大全:曹姓

 

姓氏来源:

1、赐受曹官 以官为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与自然的斗争最艰巨的是和水患的斗争。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国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因此曾出现过“积芦灰以止淫水”的著名女神女娲。居住于共(今河南省辉县)的共工氏族是世代相传的治水世家。据说在颛顼时,共工曾与颛顼争“帝位”,发生了战斗,共工企图放水来淹颛顼,结果被颛顼杀掉。但是共工的后世子孙仍作水官,在部落联盟中担任治水的职务。到了“华夏部落联盟”时期,又出现了治水英雄鲧和禹。鲧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治水却未取得成功。其后,禹总结了鲧用筑堤堵流的方法而致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通河川、开导阻滞(疏川导滞)使洪水畅流无阻地由小归大、流人大河的方法,终于治住了洪水,变水害为水利。

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
曹安始居于今河南灵宝县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坑、曹阳墟。
曹安后来曾被禹所攻。禹为什么攻曹呢?原因是炎黄部落联盟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东夷族大部分融合了,禹是三族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相传他在晚年曾举荐东夷族首领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为其子启培植羽翼势力。三年后伯益把政权让给了禹的儿子启。大概由于从尧到舜、从舜到禹,都是实行禅让制,惟独从禹到启是传子,因此引起曹、有扈、魏、屈骜等氏的不满和反对,于是禹攻曹。曹因被攻,被迫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
到商灭夏后,曹姓又常与商朝对抗,成为方国,称做曹方。因被商讨伐,而东迁于山东定陶县。河南滑县曹故地于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也就被翟占领,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为自己的姓氏。在汉代有游侠漕中叔、漕少游。《千家姓》云:西河族(今河南省浚县、滑县及其迪南、迪北一带)。漕氏又演化为糟氏,《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嘉靖主事糟土奇。

2、受封曹国 以国为氏
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3、出自姬姓。
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百家姓查询大全

 

迁徙分布:

早期的曹氏诞生于山东,长期在山东居住和繁衍。至于迁徙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三国以后,原本单纯的曹姓混乱了,不但被曹操冒姓,还有被康国之后冒姓的记录。
汉时,曹姓已经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这是曹姓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衍时期。
唐代末年,曹氏大规模南迁江南。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躲避黄巢起义,举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转入闽,迁居漳州一带。后在福建南部也出现曹氏踪迹,都是这次南迁的曹之后代长期繁衍、播迁的结果。
福建南部的这些曹氏族人,后来又迁居台湾。现在,台湾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县是曹姓最多的地区。
宋代以后,曹姓已经广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了。

秦汉时期:
汉时曹姓已广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其中出自姬姓的邾国曹氏,后人多居于谯郡,汉相曹参即属此支。这时,曹姓是以今天的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部等地分布最为集中,以至后来曹姓家族的主要郡望均分布于这些地区。东汉时,已有曹姓移居浙江,安徽等地。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连年战乱,曹姓开始大举南迁,于唐初迁漳州(今属福建省),后渐至福建的同安、南安、安溪、芹山等地。

东晋时期曹彦家族南迁
西晋后期,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使司马氏政权势力耗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次年3月自称晋王,在江南建立政权。公元318年,愍帝司马邺死讯传到建康,遂接皇帝位,定都建康(即今长江以南的南京市年),仍以晋为国号,史称东晋。公元383年,氐族贵族政权前秦以87万大军南下,企图攻占江南,东晋以8万军队抗击,大败秦军于安徽省境内的淝水。在战乱中,曹姓被迫大迁徙。

安徽青阳县墩头曹姓是三国时曹爽的后人,据《墩头曹氏宗谱》(清曹氏族人修)载,建业十七世祖曹彦(乳名汉)以孝闻世。大兴三年(320年)被大臣王导和周(凯-几+页)推荐任南朝翰林中书,他任官后的第二年(321年)为避战乱,率家眷宗族1300多人渡江南下,居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在连年战乱中,曹姓又从京口四散迁徙,有的往扶苏,有的往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丹江以北地区),有的往洪都(江西省南昌府的旧称),有的往浙(即今浙江省),有的往闽(即今福建省),有的往新安(今江苏省睢宁县),有的转往江北(指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大别山以东地区,近代多指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分居18处。

安徽省青阳县墩头之曹姓以十九世孙曹沛为一世祖。曹沛于东晋太和(367—371年)间,任广阳(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令,当时掌握长江上游兵权的桓温专擅朝政,遂辞官并隐居青阳县城之东喻山约10里的泾阳乡墩头里(村)。曹沛孙曹毂出守并家居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三十五世祖曹翔复居安徽青阳县墩头故里。

唐朝时期 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70)陈政,陈元光奉命入闽,曹姓也从此开始迁入福建。唐末黄巢起义时,河南固始曹氏又有一批人迁徙到福建。

两宋时的迁徙:
北宋末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南侵,攻破宋都汴京。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后渡江南下,迁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是为南宋。北宋开国宰相曹彬在朝为官的后代子孙也随南宋王朝南迁。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金兵南侵,河北真定曹彬之后裔子孙很多迁徙外地,多数是南渡迁往淮河泗水流域的江苏和浙江一带。曹彬后人有四支十八房南迁。曹姓占了江苏、浙江人口的一半。今上海市上海县、青浦县曹姓,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曹姓,今江苏省泰兴县曹姓,今江苏省金坛县曹姓,今江苏省江阴县曹姓,永嘉(治所今浙江省温州市)曹姓等都是南迁十八房中曹氏。
宋曹彬子孙南渡时由汴徙吴(今属江苏省),居常熟州(今属江苏省)之禄庄里者,号福山曹氏,并为旺族。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曹彬子曹玮之五世孙“孝庆公”,因官由河北灵寿县迁往豫章(今属江西省),为豫章曹氏之祖,曾任瑞州府和隆兴府(今均属江西)知州;其子善翁与美翁又迁去了山东。
南宗理宗(1225—1264年),曹彬十二世孙友闻任沔州知州,友万为武翼大夫,兄弟二人在与元兵的兵战中全军覆灭。友万子名“祖七公”,见宗族中人大多死去,便由河北真定灵寿县迁江西都昌县之石壁山,之后又迁湖南湘乡县,生子三人,长子曹庚一居磨河,二子曹庚二居斗盐,三子曹庚三居西亭。

 

百家姓查询大全

 

历史名人: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名将。鲁庄公的时候,齐攻打鲁,他求见庄公,随庄公战于长勺,利用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时机,叫庄公鸣鼓进攻,结果获得了长勺之战的大胜。
曹参:西汉名将大臣。字敬伯,江苏省沛县人,秦末随刘邦起义,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平阳侯,曾任宰相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颛、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是个被历史误会、被《三国演义》丑化的人物。有人说他原本姓是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为曹了。建安元年,他统一了中国北部。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建立者,曹操之子。他还被尊为当时文坛领袖,精于诗歌创作,其代表作为《燕歌行》,另著有《典论?论文》一书。
曹植:著名诗人。三国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为魏明帝;以诗文著称于世,他的《七步诗》时至今日仍广为流传。曹丕之孙为魏国皇帝。其后裔曹霸,武卫将军,又极善画马。
曹叡:魏明帝(203-239)时年36岁在位(226-239)十三年,曹丕之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
曹芳:魏少帝(232-274)时年43岁在位(239-254)十五年,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魏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
曹髦:魏高贵乡公(241-260)时年19岁在位(254-260)六年,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曹奂:魏元帝(246-302)时年57岁在位(260-265)五年,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
曹娥: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於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嚎哭十七昼夜仍不见其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而死,五日后,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端午节纪念之一)
曹霸:谯郡人,唐代杰出画家,官武卫将军。擅画马匹,杜甫曾赞其所画御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唐:字尧宾,桂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人,唐代诗人,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中,官至使府从事。存诗三卷,今编二卷。
曹松: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省潜山附近)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年)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而卒。著有诗1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录时,编作《曹松诗集》2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大将,历任右骁卫上将军、侍中、武宁军节度使、都监、枢密使等职。咸平二年(999年)病死,终年69岁。
曹端:字正夫,河南省渑池人,明代著名学者。永乐中举人,授霍州学正,学者称月川先生。《明史.儒林传》谓其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问其父。及长则专心性理之学,读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及张载《西铭》,叹曰:“道字是矣!”平生以倡明绝学为己任,其学务躬行实践,著《太极图说述解》一卷、《通书述解》二卷、《西铭述解一卷。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曹顶:通州(今江苏省南通)人,明代抗倭英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应募入伍,大败倭寇于江上。次年倭寇3000余人围攻通州城,曹顶率兵出击于城外,倭寇被迫退却。嘉靖三十六年四月,曹顶追击倭寇,战于城北30里之单家店,因天雨泥泞,坐骑滑倒,不幸牺牲,时年44岁。
曹寅: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之祖父,作品有《楝亭诗钞》、《续琵琶记》等,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曹锟: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北洋直系军阀首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被囚禁,不久病死于天津。
曹不兴:吴兴(今属浙江省)人,三国时东吴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佛像,时人称其作品为:“曹家样”。
曹仲达:南北朝时北齐著名画家,擅画人物。“曹衣出水”便是对其所绘人物画风及层次的赞扬。曹之白:元代画家,字又玄,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曹之白善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从中演变成一种清疏简淡的风格。作品多以柔细之笔勾皴山石,极少渲染。早年笔墨较秀润,晚年变为苍秀简逸。
曹学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人,明代文学家、诗文家、诗选家、学者。字能始,号石仓,又号泽雁。著有《石仓诗集》等。
曹廷杰:湖北省枝江人,清代学者,一生著述颇丰,义理精审,为后人研究东北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曹雪芹:清代著名作家,他的名著《红楼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宝贵的遗产。他不仅是后人推崇备至的曹姓名人,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曹振镛:安徽省歙县人,清代大臣,官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编修、学政、大学士、军机大臣。
曹福田:直隶静海(今属天津市)人,清末义和团著名首领之一,后被清政府杀害。
曹汝霖:上海人,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曾协同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后在汉奸组织“华北临时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之时,避居国外。
曹学楷:鄂豫边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曾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参谋长、中共鄂东和鄂东北特委委员、红一军第一师和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三师政治委员等职,1931年冬牺牲。

 

 

推荐阅读:成人改名http://www.demingtang.com/gaiming/  , 2013年蛇宝宝起名http://www.demingtang.com/babyqm/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精彩专题

快速导航
宝宝起名案例
成人改名案例
公司起名案例
产品起名案例
服务电话(免长途费哦)

400-630-2225

我们已准备好传统文化大餐 关注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资讯

德名堂意见反馈中心,欢迎您批评指正

标题:
问题详细:
联系方式:
暂不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