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一种资本”,商标的确是一种无形资产。创业不到 20 年的海尔集团,其海尔品牌价值 2001 年已达到 436 亿元人民币;而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的品牌的价值高达 696.4 亿美元。所以,可口可乐的老板曾经骄傲地说,如果一夜之间大火烧尽了可口可乐的厂房,第二天,我照常有钱建工厂,迅速恢复生产。因为,我有牌子,银行会抢着来给我送钱的。
可口可乐曾为名称付出的代价。 1920 年, COCA COLA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根据它的发音,原先译出的汉语名口称为“蝌蚪啃蜡”。当数千个这样的广告牌竖立起来后, COCA COLA 公司才发现这氅脚的“英译汉”让人联想到浑浊的水中的蝌蚪,作为饮料令人倒胃。 1979 年, COCA COLA 重返中国内地时,公司负责亚洲的部门在英国伦敦征求中文译名后,一位中国学者正好留学英国,就以“可口可乐”这个名字一举夺魁。“可口可乐”,不仅字简易懂,发音与英文相近,而且暗喻饮料有良好的口感,使人舒心快乐,时至今日,在中国,“可口可乐”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日本市场,胶卷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原本有两家公司,富士公司和樱花公司。 20 世纪 50 年代,富士公司在胶卷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去了 50% ,随后富士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截越来越大,最终战胜樱花公司而成为胶卷市场的主宰。樱花公司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产品有质量问题,而是品牌名称——樱花。因为,在日文里“樱花”一词代表软件的、模糊的桃色的形象;相反,“富士”一词则使人与日本的圣山富士山发生联想。樱花公司的樱花牌胶卷受樱花这一不雅形象的影响,日渐萎缩,各种广告宣传均无济于事,只好节节败退,把市场让给富士公司。
从市场信息看,有多少旺起来和衰下去的企业,都不经意的落在了名称这条抛物线上。——尝到好名称甜头的企业们,旺了起来。还没尝到甜头的企业们已经纷纷行动,还有的企业们正蠢蠢欲动。
从以上企业的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事业发展的轨迹。每一次更名,就标志着企业民展到了一个新境界。当然,如果在刚开张是就把名字起好,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有利于未来事业的发展。
商标在市场和市民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了,现在,国内正规商家,已经基本上禁绝无商标产品进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买商品越来越讲牌子、认牌子了。宁愿多花钱,也要穿起名牌,已经成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消费习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商标日益增多,过去那种通过灵感偶发式的商业取名已经越来越困难了——随至而来的专业取名公司便随着市场的需要营运而生了!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违者必究
广州易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8-2016 Corporation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05409号-13 粤ICP备09005409号-21 粤ICP备09005409号-4 粤ICP备09005409号-3